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是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十三五”组建的1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于2016年6月依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建立。设有1个研发中心,4个功能研究室,10个综合试验站。拥有岗位专家14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0人,首席专家江河研究员。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安徽渔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我省“产学研”“科教推”多方力量,着力解决安徽绿色发展、产业融合、资源养护等方面制约瓶颈,为安徽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科技产出。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科技研发产出丰厚。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33项。发表学术论文182篇,其中SCI论文29篇。取得新技术、新模式等创新成果70余项。其中:“草鱼病害生态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生态龟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成果转化。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建立了“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实行无缝对接,有效解决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模式130多项,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问题10多项,为产业增效3亿多元。全面参与“全省山泉流水养鱼发展推进暨技术培训会”“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活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彰显了体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