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安徽省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型国合基地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是安徽省科技厅2017年认定的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秘〔2017〕73号)。基地遵循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围绕龟鳖、蜗牛等特种水产,邀请境外高端人才来华交流指导,引进水产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等,开展特种水产育种、繁殖、高效生态养殖、鱼菜共生等关键技术国际合作研发。“十三五”以来,采用“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积极开展与国境外知名高校院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才、技术交流,先后与美、日、法、以、柬、越、泰、缅和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有深度合作,签署了30多份国际合作协议,执行了20多项国际合作(含引智)项目,获授权专利28件;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6项;制定省标20多项;主编出版著作4部。国内建立了7个高标准国际合作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国外建立了柬埔寨、泰国、缅甸3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同时,建立和建设了外专局引智示范基地、安徽省“一带一路”分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
二、人才团队
安徽省特种水产养殖国合基地成员主要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和国境外专家共同组成,名单见表1、表2。
表1 安徽省特种水产养殖国合基地中方主要成员名单
姓名 |
主要职能 |
所在单位 |
职务/职称 |
蒋业林 |
主持、总体策划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基地主任、研究员 |
江河 |
总指导和协调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所长、研究员 |
王芬 |
助理,负责基地活动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助研 |
宋光同 |
秘书,负责基地项目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主任、副研究员 |
陈祝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 |
侯冠军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主任、研究员 |
程云生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副研究员 |
欧亚锋 |
后勤保障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副所长、助研 |
季索菲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副主任、助研 |
李海洋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站长、研究员 |
毛栽华 |
研发人员 |
安徽生物工程学校 |
副教授 |
段国庆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主任、副研究员 |
凌 俊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副研 |
胡玉婷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副研 |
潘庭双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助研 |
陈小雷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助研 |
周华兴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助研 |
汪 焕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博士、助研 |
王佳佳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科研辅助 |
周 翔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科研辅助 |
姜 炜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硕士、助研 |
熊因琪 |
研发人员 |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
硕士 |
李 翔 |
蚌埠基地建设 |
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总经理、工程师 |
张 晔 |
马鞍山基地建设 |
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总经理 |
吴育春 |
芜湖沈巷基地建设 |
安徽黑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张太祥 |
六安基地建设 |
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方国侠 |
肥西基地建设 |
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苏友风 |
桐城基地建设 |
桐城市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汪 翠 |
芜湖南陵基地建设 |
芜湖有贤生态龟鳖养殖有限公司 |
总经理 |
李 杰 |
长丰基地建设 |
安徽硕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表2 国境外专家人员名单
姓名 |
所在单位 |
职务/职称 |
Yang lin |
美国德州大学 |
博士后 |
Steven Summerfelt |
美国水产养殖系统研究所 |
所长、研究员 |
Rick Hudson |
国际龟鳖保护联合会 |
主席、教授 |
Christine Bowie |
国际龟鳖保护联合会 |
总干事、博士 |
François CHARLES |
法国龟鳖保护与养殖联合会 |
研究员 |
Jeannie BONNET |
法国国家农科院 |
研究员 |
Jeannie BONNET–DELAGE |
法国国家农科院 |
副研究员 |
石居进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教授 |
K.R.Salin |
亚洲理工大学 |
教授 |
Prachom |
泰国拉卡邦先皇技术学院 |
博士 |
陈瑶湖 |
中国台湾海洋大学 |
教授、博士 |
李孟洲 |
中国台湾海洋大学 |
副教授、博士 |
黄成辉 |
中国台湾嘉义大学 |
教授、博士 |
SomonyThay |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渔业局 |
处长 |
BunlungNuangsaeng |
泰国东方大学水产学院 |
院长、教授 |
PichaiSonchaeng |
泰国东方大学 |
教授 |
SheenanHarpaz |
以色列农业专家组织 |
组长、教授 |
Tchernov (Falk) Rama |
以色列鱼类中央实验室 |
博士 |
Phyo Sandi |
缅甸教育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博士 |
ISAGANI JR PABLO ANGELES |
菲律宾伊莎贝拉国立大学 |
所长、博士 |
QUOC HUNG PHAM |
越南芽庄大学 |
院长、教授 |
Le VietDung |
越南国立农业大学渔业学院 |
博士 |
BenjaminAlexandreMortimerJacques LEPRINCE |
法国龟鳖保护与养殖联合会 |
副研究员 |
PETER VALENTIN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高级工程师 |
PETR PETRÁS |
捷克龟鳖协会 |
高级工程师/博士 |
LUDĔK HOJNÝ |
捷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协会 |
高级工程师 |
Dinginus Leo Buitelaar |
欧洲血统簿基金会 |
高级工程师/硕士 |
Ronald WilhelmusFrederik de Bruin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教授/博士 |
Mark L. Feldman |
新西兰龟鳖保护协会 |
教授 |
三、重点任务
1、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及养殖理念。依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采取邀请境外知名专家、出境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
2、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发达国家(地区)的技术及养殖理念。建立国内的国际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我方科研力量,将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境外技术与我方生产构架联系的桥梁,使国际合作成果能够及时的与产业结合,促进安徽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输出我方的特种水产养殖技术及理念。在东南亚国家建立海外试验示范基地,将我方成熟的生产技术在海外进行示范推广,提高不发达国家特种水产的养殖技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养殖科技的发展,助推农业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对促进水产基地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服务范围
1、交流与合作
1)安排接待国境外机构及个人对基地的考察、指导与交流活动;
2)组织能促进基地与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各种活动,包括赴国境外考察、技术交流活动等。
2、智力引进
1)邀请国境外专家来华指导,举办培训班,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
2)与国境外高校、院所合作申报项目,联合攻关技术难题。
3、将成熟的技术成果辐射至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为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国际型人才;
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不发达国家养殖技术水平。
五、活动开展情况
基地建设前后,在基地主任带领下,积极主办和参加水产国际交流活动50余场,引进国境外高端人才60多人次,出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访问30人次,主要活动见附件。
附件: 国合基地活动照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