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

养殖水环境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在光倒刺鲃营养分析与评价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4-12-31   作者:水产所 卢文轩    来源:水产所 水环境室    阅读:

山泉流水养鱼发源于皖南山区,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开放式生态养殖模式,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等。光倒刺鲃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等优点,目前已实现人工繁育并发展山泉流水养殖模式。光倒刺鲃鱼鳞亦可食用,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然而,有关山泉流水养殖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营养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为丰富山泉流水养殖鱼类营养学资料,养殖水环境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对山泉流水养殖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中共含有16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48.28和36.29。其中,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WHO/FAO标准,而鱼鳞中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不平衡,属于不完全蛋白质,但其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味道鲜美适宜食用外,也可作为鲜味调料的提取原料。肌肉和鱼鳞中脂肪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分别为0.34、0.56和0.40、0.46。矿物元素中,Ca、Mg、Fe、Zn元素含量较高。结果表明,山泉流水养殖的光倒刺鲃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鱼肉品质好。

相关研究以“山泉流水养殖光倒刺鲃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为题发表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团队成员方婷为第一作者。上述研究得到院青年英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等项目的资助。